国博电子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8.14亿元,同比下降35.83%;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下降31.93%;扣非净利润2.99亿元,同比下降27.25%;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11亿元,同比下降43.5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185.33万元,同比下降56.2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133.97万元,同比下降51.14%;负债率25.29%,投资收益160.83万元,财务费用-1919.19万元,毛利率36.39%。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祝嫣然)
一揽子增量政策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所谓“一揽子”,是指增量政策不只在某个特定领域发力,而是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系统性部署。
一揽子增量政策既涉及财政、货币政策,也涉及就业、产业、区域、投资、消费等其他各领域,还注重通过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市场体系,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一方面,一揽子增量政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利于破解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一些领域风险隐患增多等问题,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另一方面,这些增量政策也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加大补短板、惠民生领域投资,大力培育和激发国内需求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破解制约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祝嫣然)
民营经济立法
民营经济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加强相关的立法保障,被认为是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关键一招。
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召开的立法工作座谈会明确,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
4月1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委员长会议正式调整通过了立法工作计划,民营经济促进法被列入初次审议的法律案。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间为10月10日至11月8日。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了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草案共9章78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公平竞争、投融资环境、科技创新、规范引导、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八个方面。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独特价值在于,这将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它首次以系统化、法律化的形式明确且全面地支持民营经济,通过立法的方式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和有力的保障框架。(祝嫣然)
化债
2024年财政领域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事件,恐怕就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下称“化债”)。
经济增长承压,地方财政困难,2028年底前需完成14.3万亿元隐性债务“清零”任务,这无疑让地方压力巨大,制约地方财政发力,一些地方甚至存在“爆雷”风险,地方债风险问题引起市场担忧。
为了化债,中央推出一揽子12万亿元的化债“组合拳”,简言之,在2028年前发行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10万亿元存量隐性债务,并允许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在2028年之后按照合同逐步偿还。
此举使得2028年地方需要消化隐性债务规模从14.3万亿元降至2.3万亿元,解决了地方“燃眉之急”,缓解了地方当期化债压力,五年节省利息约6000亿元,让地方腾出资金、精力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并有助于解决地方各类“三角债”问题,提振经营主体信心,降低金融机构呆坏账损失。
2024年显然是化债突破之年,一揽子化债“组合拳”背后,体现了化债工作思路出现根本转变,如从此前的点状式“排雷”转向整体性除险,从侧重于防风险转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靠发展来逐步化债。(陈益刊)
超长期特别国债
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显然是那个“最靓的仔”。
在国内需求不足、国际形势复杂、经济增长承压之下,中央财政加杠杆,一大重要举措正是从2024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开始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领域),此后又新增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领域)。
在2024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用于“两重”领域的为7000亿元,支持了沿江高铁、东北高标准农田、“三北”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大项目建设。用于“两新”领域的为3000亿元,其中像老百姓购买家电等消费品由此得到补贴,提振了相关消费市场活力。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也受到投资者热捧,销售火爆。得益于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好的政策效应,中央已经决定2025年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2025年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比2024年大幅增加。而“两重”领域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增加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陈益刊)
两新
作为今年促进投资和消费的重要抓手,推动“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明确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
截至12月12日,“两新”带动汽车更新520多万辆、销售额6900多亿元,家电换新4900多万台、销售额2100多亿元,老旧设备更新200多万台(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比2024年大幅增加;研究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政策支持范围。(祝嫣然)
打击趋利性执法
以“远洋捕捞”为代表的趋利性执法,一度成为2024年老百姓讨论的焦点话题,而包括罚没收入的非税收入快速增长,更是助长了人们对趋利性执法的担忧。
这早已引起国务院警惕。
为了稳定市场预期,打击趋利性执法等违规行为,国务院早在2月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坚决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行为。12月的国务院第十一次专题学习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明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
2024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件也公开表示,完善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检察环节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显然,中国打击趋利性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当然也需要相关改革进一步推进,比如将办案经费与涉案罚没资产脱钩,增强地方自主财力等,削弱趋利性执法不当动机。(陈益刊)
降准降息
回顾2024年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在社会预期偏弱、经营主体信心不足的大背景下,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始终走在市场前面,释放出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鲜明政策信号。
总量上不断施力,2月、9月各降准0.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为经济提供了充足稳定的流动性支持;价格上持续发力,7月、9月分别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和20个基点,政策利率下调幅度为近几年最大。
2024年货币政策频频打出组合拳,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5.6万亿元。在总量政策工具推动下,货币供应稳定增加,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容易地获得低成本资金,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可以说,庞大的总量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底气、增活力。(杜川)
房贷组合拳
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启动房贷利率定价新机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2024年,一轮力度空前的房贷政策调整随着“9·24”一揽子新政宣布迎来高潮。
这是存量房贷利率继2023年之后再迎调整,且力度更大、范围更广——除京、沪、深二套及以上住房外,全国首套、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利率最低统一降至LPR-30BP。这一年,与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也迎改革以来最大降幅,累计下行60BP。
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房地产依然是经济社会的焦点。央行房贷政策组合拳为购房者降负担、提信心,为房企资金回流抢时间,为银行提前还贷减压力。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稳住楼市”,2025年政策效果持续释放,楼市进一步回暖值得期待。(亓宁)
两项支持资本市场新工具
2024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频频“上新”,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更多有力工具。在央行创设的一系列新工具中,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工具格外引人注目: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二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这两项工具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流动性支持,还增强了市场信心,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为股市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项工具完全基于市场化原则设计,不会扩大央行的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投放,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探索。由此,护航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也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施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杜川)
新“国九条”
2024年,第三个“国九条”重磅发布,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新的十年。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正式发布,证监会及交易所紧跟着发布了二十余个配套文件,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陆续落地。
新“国九条”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又一个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体现出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2004年“国九条”发布时处于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政策重点在于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2014年“国九条”发布时经济正处改革发展期,政策重点在于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
此次新“国九条”发布前夕,A股经历开年连续下跌,在国际环境严峻、内部经济承压背景下,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需求迫切。新“国九条”发布后,资本市场新一轮深化改革开始加速前进。(杜卿卿)
互联互通十周年
当前,中国内地已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2024年正值沪港通问世十周年。这一机制奠定了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基础。
过去十年,互联互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开放创新,不断加快国际资金布局中国资产的步伐。2018年,外资股比放宽至51%的政策落地,更是吸引了一大批隔岸观望的国际资管巨头、投行进入中国在岸市场设立实体。
互联互通的发展增强了投资者多样性以及产品的丰富度,使得中国在岸和离岸市场充分融合。2024年前三季度,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额与2014年开通首月的日均数据相比,分别增长了21倍和40倍。随着双向资金流入的稳步上升,两个市场无论是从投资理念还是交易策略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融合。未来,更多迈向高水平开放的深层工作正在推进。(周艾琳)
人工智能登顶
2024年,全球科技领域见证了人工智能的飞跃式发展。市场对人工智能需求的爆发性增长,令英伟达股价一路飙涨,市值超越苹果,成功登顶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在学术领域,AI成了今年诺贝尔奖“最大赢家”,在这背后,得益于先进的算法、强大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不仅加速科研进程,也为人们开辟了探索自然界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新途径。这一年,大模型参数比拼从千亿级到万亿级甚至十万亿级,业界在通往AGI道路上不断前行。
AI打开了一个新的计算时代,但AI芯片之王英伟达已开始面临博通、AMD等对手更加激烈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AI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技术的安全可控、避免伦理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刘佳)
地产企稳止跌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2024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行业政策面发生彻底转变,9·26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出最强的维稳信号,目标直指扭转行业基本面,房地产新一轮周期正式启幕。
政策目标强音下,中央多部门联合出台“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从放开限制性措施、降首付、降利率、降税费及融资协调机制、重启货币化安置等方面积极作为;曾经的调控“高地”北上广深,也接连放松楼市管控,给市场注入信心与活力。
超强力度的政策拉动,让楼市经历了“从冷到热”的明显反转。“止跌回稳”系列政策以来,9~11月连续3个月,新房成交面积稳步回升;二手房销售方面,一线城市反应灵敏,9~11月,四城成交套数均超过前三年同期水平。(孙梦凡)
国产替代
2024年,国产替代成为半导体行业的核心关键词和发展主线。在外部压力下,中国半导体企业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技术层面,华为芯片专利技术公布,国产光刻机取得进展,为国产芯片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比亚迪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兆易创新在存储芯片领域填补国内空缺,中芯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并与国际大厂并列。目前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已经成长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同时拥有全球最高效率的供应链以及拥有强劲活力的应用市场。
但中国半导体企业也需要通过时间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合格的、值得信赖的自由贸易、国际合作伙伴,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资质许可等与国际高标准接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李娜)
低空经济
2024年年末,国家发改委成立了低空经济司。这也意味着,低空经济这个备受瞩目的新兴领域终于迎来了顶层设计的“主心骨”。从年初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年末珠海航展上的大放异彩,这一年低空经济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市场需求逐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近30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全国约20个省市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1000亿元。其中,上海也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并在年底成立了第一家低空经济国资平台公司。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低空经济对做大我国经济蛋糕有重要意义。但如何推进落地,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并完善政策制度,仍然是政府与企业需要在来年解决的关键问题。(乔心怡)
创新药困局
中国的医药创新在全球市场的贡献中已占有一席之地,2023年中国研发管线产品数量全球占比28%,首发上市新药数量占全球的26.2%,仅次于美国。这背后,有政策的引领、资本的加持、工程师红利的助推、丰富的受试者人群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
当前,行至半路的中国创新药产业受困于资本寒冬,不少生物医药企业面临融资难挑战。
创新药产业的回报不及预期,导致资本投资热情受挫。创新药定价偏低、支付方式单一、医院采购不积极等问题困扰着创新药商业化。这两年,有大量的国产创新药企选择将在研创新药对外授权,虽然短期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的“燃眉之急”,但可能会导致优质国产创新成果流失。
如何推动构建创新药稳定可期的市场环境,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林志吟)
汽车出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汽车出口584万辆,增速23%。2021年之前的十多年里,中国汽车出口量长期在100万辆左右波动。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首次突破200万辆;2023年同比大增近58%,达491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除了销量的提升,2019~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均价从0.5万美元提升至2.4万美元,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关键变化。
同时,中国从海外公司的产品技术导入国,蜕变为技术输出的高地。大众、奥迪、Stellantis纷纷与中国车企合作,中国车企也借合作机会,以技术输出的形式出海。比如奇瑞在西班牙、意大利采用与当地品牌合资合作的方式,实现产品与技术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与当地产业链公司共赢,实现了中国汽车出海的“走进去”。(唐柳杨)
美国大选与特朗普2.0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在美国大选中胜出。
“特朗普2.0”时代,外界预计他将带来三大政策改变,即减税、限制移民和提高关税。特朗普称将采取以全面减税的承诺为基础的税收政策,并打击非法移民、大规模驱逐已在美国的非法移民,以及对合法移民进入美国施加限制。在关税方面,他称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至20%的普遍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的关税。
这些政策主张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报告显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会减少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如果其他经济体进行报复,损害会被放大。
此外,相比第一任期,在组建内阁时,特朗普也更加注重对忠诚的考察,他公布的内阁人选多为其长期支持者或私交密切的商界人士。(高雅)
日韩政局动荡
2024年见证了日本与韩国政坛的波动。曾五度冲击日本首相宝座的石破茂终于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接棒岸田文雄,成为日本第103任首相。但留给石破茂的是一个“跛脚”政府,自民党如何在众议院选举失利中恢复元气,如何应对经济挑战,无疑都考验着自民党内这位“非主流”首相。
年末韩国总统尹锡悦引发“戒严风波”,尽管戒严闹剧仅6小时就匆匆收场,但余波不仅不断激化韩国朝野的对立,撕裂着韩国社会,也冲击韩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尹锡悦由此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国会弹劾的总统。未来韩国政局将走向何方,如今看来依旧没有明确答案。(潘寅茹)
巴黎奥运会
在法国政局因大选结果陷入僵局和民众对塞纳河水质的担忧中,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7月26日开幕。从开幕式上路易威登制箱过程的大特写到给颁奖台上的运动员提供三星手机自拍,奥运会史上首次允许赞助商在如此显著的地方露出,这也是法国政府希望“花小钱办大事”的选择。
巴黎奥运会也是中国队参加境外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的一次。除游泳和乒乓球等传统上备受瞩目的项目外,随着21岁的郑钦文在红土场上一举拿下中国网球史上首枚女单奥运金牌,也引爆了“网球经济”。(程程)
中东剧变
新一轮巴以冲突在2023年10月爆发,它不仅贯穿了2024年一整年,强大的溢出效应也让人始料未及。
加沙地带已彻底沦为焦土战场,超4.5万人死亡。虽然多国参与劝和促谈,但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谈判都无疾而终。以色列使用暗杀和“定点清除”的手段屡屡得手,担任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32年之久的纳斯鲁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加沙地区领导人辛瓦尔等在2024年下半年先后死于以色列之手。
同时巴以战火持续外溢,衍生出了黎以冲突、伊以冲突、红海局势,以及年末的叙利亚剧变,统治叙利亚50多年的阿萨德家族在12天之内丢失政权,也使得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受挫,这一系列溢出效应正深刻地影响着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钱小岩)
全球降息周期
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步入降息周期,重启宽松。美联储于9月启动四年来首次降息,此后连续降息两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整至4.25%~4.50%,并称未来政策将更趋谨慎,暗示放缓降息步伐。欧洲央行年内连续四次降息,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降至3%、3.15%和3.40%,取消“限制性利率”措辞,释放更明确宽松信号。英国央行两次降息至4.75%。瑞士央行因低通胀和强势瑞郎拖累出口,12月降息50个基点至0.5%,创十年来最大单次降幅。加拿大央行全年共降息五次至3.25%,新西兰央行三次降息至4.25%。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央行则维持利率在4.35%不变,日本央行逆势两次加息应对高通胀。
行至2024年末,本轮降息周期中各主要央行的政策路径分化进一步显现,也为2025年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胡弋杰)
黄金
2024年以来,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涨幅达约27%,直冲十余年来最大年度涨幅纪录。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和东西方投资者的陆续入场,是金价涨势的主要推手。特别是在2004年第三季度,美联储降息预期导致美债收益率走低和美元走软,促使西方投资者加大投资黄金。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和资产市场波动,也使黄金作为对冲工具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另外,现货黄金价格在2024年10月末创出近279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纪录后,一路震荡承压。特朗普2.0大幕掀开,搅动全球资本市场,也使金价“蒙尘”。包括高盛、美银和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仍看好2025年金价走势。华尔街预测,在各国央行持续购金、地缘政治风险频发、美国反通胀进程放缓,以及特朗普贸易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下,金价有望在2025年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葛唯尔)
举报 文章作者祝嫣然
陈益刊
亓宁
杜川
杜卿卿
周艾琳
刘佳
孙梦凡
李娜
乔心怡
林志吟
唐柳杨
高雅
潘寅茹
程程
钱小岩
胡弋杰
葛唯尔
相关阅读 再创新高,纳指突破2万点!降息周期怎么投?当地时间12月11日(周三),美国公布11月CPI数据,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7%,首次突破两万点大关;标普500指数上涨0.82%。成分股方面,科技巨头再度引领上涨浪潮,博通涨超6%,特斯拉、谷歌涨超5%,英伟达涨超3%;其中特斯拉和苹果股价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18 2024-12-12 13:31 美元应该走弱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认为,尽管特朗普胜选短期内点燃了美元升势,但从长远看,历史经验和现实选择均指向美元走弱。
60 2024-11-18 09:45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提振民企信心的“关键一招”回应社会期待和民营企业关切,着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573 2024-10-10 20:03 美联储历次开启降息:经济与资产本轮降息周期较有可能实现“软着陆”,但需注意降息前经济和就业市场走弱的信号较强,降息后经济和就业市场可能也会惯性下行一段时间。
50 609 2024-09-20 13:45 降息后美股怎么走?LPL金融统计了自1970 年代以来的九次主要加息周期配资网站首选,数据显示标普500 指数在首次降息后的3个月内实现正回报概率55.6%,12个月平均回报率和中值回报率分别为5.5%和10.8%。
144 2024-09-19 10:5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